傳播紅色文化四川“紅軍兄弟”重走長征路
發布時間:2022-08-26 17:27:54 人氣: 作者:小編
2022年元旦,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大門前,幾名外地游客正爭相與一位身著紅軍服、扎著綁腿、穿黑色布鞋、背行軍包、挎行軍水壺的中年男士合影,令人好奇。
他是廣元市昭化區作家協會主席肖永樂,是人民網資深網友、中國第三屆“百名網絡正能量榜樣”得主。自2019年開始,肖永樂堅持重走長征路,足跡遍及四川、貴州、陜西等地,往返行程近萬里。網民親切地稱他“紅軍哥”。
這是肖永樂第三次到通江。第一次是2021年6月以“網紅”身份應邀參加“紅色通江”采風活動,被紅四方面軍英勇烈士們的事跡深深感動;第二次是在同年9月他帶上花藍從廣元驅車到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深切緬懷長眠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的革命先烈,并在丹心廣場紅軍浮雕墻前激情朗誦毛主席的詩《長征》,贊頌長征精神。在紀念館,他認真聽解說,詳細記錄關于22件紅色勛章和通江籍女紅軍戰士劉照林的故事,并走尋紅色遺跡,走訪當地群眾,深入了解在“川陜蘇區首府”通江發生的可歌可泣的紅色歷史。

重走長征路源自“初心”
“重走長征路的想法由來已久,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是我重走長征路的引爆點?!毙び罉氛f,小時候,他聽父親講,其祖父當年是廣元縣新場鄉蘇維埃游擊大隊長,曾配合紅軍英勇作戰;他的一個親戚是老紅軍,多次給他講述紅軍過雪山草地的故事;在綿陽讀大學時,學校多次組織去江油采訪老紅軍,這些都在他心里烙下了深深印記。肖永樂長期在宣傳文化部門工作,參與了太公紅軍山等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與保護,到過廣元境內多處紅色景點,又閱讀和觀看了大量紅軍長征題材的書籍和影視劇,深受影響和教育,便下定決心重走長征路,親身去體驗紅軍精神。
2019年初,肖永樂便開始了重走長征路的準備工作,在網上精心購買了《紅軍長征史》、《紅四方面軍長征紀實》等書籍和紅軍服、草鞋、挎包、軍號、干糧袋等用品,利用節假日,沿著革命先驅的足跡,開啟了他歷經艱苦的“長征路”行程。

用腳步丈量“紅色之路”
貴州遵義,是肖永樂重走長征路的第一站。2019年5月,他走進遵義會議會址,了解遵義會議在極端危險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的偉大意義。2020年10月,肖永樂走進四川古藺縣太平古鎮,追憶中央紅軍“四渡赤水”的光輝戰斗歷史。

“2021年,是我重走長征路時間最為集中的一年?!毙び罉氛f。這一年,他帶上火燒饃、烤紅薯、花生等干糧和“中國工農紅軍”軍旗,沿著紅四方面軍在四川的行軍路線,從廣元紅軍文化園出發,經過旺蒼“中國紅軍城”、木門軍事會議會址、蒼溪紅軍渡、昭化虎跳渡江戰役遺址、劍閣紅軍攻克劍門關戰斗遺址,到綿陽的江油市青林口紅軍橋、北川縣千佛山戰斗遺址,到阿壩州茂縣土門戰役遺址、松潘縣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和毛爾蓋沙窩會議會址、若爾蓋縣巴西會議舊址、紅原縣瓦切紅軍過草地紀念碑和日干喬大草原,并到了小金縣達維會師橋、懋功紅軍會師紀念地、兩河口會議會址等地,在行走中真切感受了當年紅軍萬里長征的英雄壯舉和革命老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
長征精神“春風化雨”
2021年國慶假日,肖永樂走進阿壩小金縣紅軍會師廣場,來自重慶、陜西、甘肅等地的游客和當地藏族同胞被他的紅色情懷感動,紛紛與他合影留念。在達維紅一、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地,來自宜賓的退役軍人馬鷹緊緊握著肖永樂的手說:“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的,感謝您為傳承紅軍精神做出了個人犧牲和努力,我們永遠支持您!”并現場與肖永樂激情演繹了當年紅軍會師的場景,游客嘖嘖稱贊。
去年12月初,肖永樂穿著單薄的紅軍服,高舉紅軍軍旗,踩著厚厚的積雪,精神抖擻地在零下幾度的紅原縣草地上行走,恰逢藏族同胞額扎措一家經過,他們對他的紅軍裝扮和舉動感到驚奇,熱情地上前與他攀談,她說:“當年紅軍是不怕困難不怕敵人的,紅軍叔叔走長征路也不怕困難,您是好樣的,我們為您感到驕傲!”肖永樂深感欣慰。

肖永樂每走一路每到一處,都會拍一些小視頻和照片,記錄自己的“紅色之行”,并在抖音、快手、新浪微博等新媒體上發布,得到廣大網友點贊、評論和轉發支持,迄今閱讀(播放)量已達300萬,其事跡被四川新聞網、川觀新聞等媒體報道,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我重走長征路,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我們世世代代都要牢記偉大長征精神、學習偉大長征精神、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的號召,一路走來,了解了紅色歷史,看到了發展變化,涵養了家國情懷,砥礪了初心使命,汲取了奮進力量,雖然辛苦,但感到很充實、有意義。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將繼續堅持重走長征路,傳播紅色文化,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闭劶拔磥淼拇蛩?,肖永樂信心滿滿。( 文:吳紋峰/供圖: 肖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