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2023,疫情真的走向終結……

                    發布時間:2023-01-01 09:57:26 人氣: 作者:本站編輯

                    新冠病毒感染畢竟還處于“乙類乙管”疫情仍在的狀態。如何在這一波感染高峰之后,更平穩有序地迎接未來,為2023年注入更多確定性,為最終實現與新冠疫情告別打下基礎?

                    文 | 海上客

                    轉眼,真到了2023年了。

                    回顧2022年,感覺這一年出乎預料的事兒還真不少——

                    國際上來說,俄烏沖突也好,安倍被殺也罷,算不算飛出了一只只黑天鵝?

                    國內來說,反正海叔是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竟然這么折騰人。針對新冠,2022最為重大的變化是將“新冠肺炎”變更為“新冠病毒感染”——但這已經是12月份的事了。

                    1

                    回顧1年之前,誰想得到2022年很長的一段日子里,是被封控在家的呢?甚至有陣子是天天先抗原,再核酸,每天這么查兩遍。即使解除封控,街上排隊最長的還是核酸亭?!昂翁幨菤w程,長亭連短亭”??缡〉脑?,有人一天做好幾遍核酸。

                    做核酸,成為2022年很長一段時間許多城市居民的“開門第一件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隨著防疫政策的調整,迅速地,這樣的景象就成了明日黃花。

                    總之,2022年是疫情防控政策有很大調整的一年?;仡?020年初至2021年末,反正海叔本人做過的核酸,伸一只手數得過來??赡菚阂矝]有放寬到類似“新十條”實施以后的情形。

                    為什么2022年的防疫政策會先緊又松?

                    本質上說,還是因為病毒本身發生了變化,以及有關方面愈加清晰地認識到了這一變化。

                    歸根結底就是認識到奧密克戎傳播速度太快,致死率又不高:

                    當明白奧密克戎傳播速度快時,更緊地嚴防死守成了一時之策;

                    當明白奧密克戎致死率不高時,隨之就是放寬政策,譬如2023年1月8日開始的“乙類乙管”。

                    總之,算清了大賬,自然會做出政策調整。

                    2

                    但也必須看到,即便在“新十條”之后的一系列調整后,奧密克戎所造成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所造成的沖擊波,依舊比許多朋友預想的要大。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于2022年12月31日披露,近日來,海南、浙江、四川等多地通過問卷調查公布了當地新冠感染數據,一些地方陽性感染率在60%以上。有些地方仍處于不斷上升期,預計1月初達到感染高峰。

                    近日,一種智能免費口罩發放機在天津北辰區佳榮里街井田公寓社區亮相,為居民提供便利服務 圖:新華網

                    回看12月初,尚有專家稱,出門未必一定要戴N95口罩???022年末,清華大學附屬長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貴在某在線論壇上呼吁:

                    “現在要戴N95口罩,普通的外科口罩可能在防德爾塔或者剛開始的新冠病毒時效果不錯,但是奧密克戎傳染性特別強,普通的口罩保護力相對遠遠不足,所以還是提倡戴N95口罩?!?/span>

                    聽了林明貴所言,海叔默默無語。畢竟,我就是12月下旬有天跑去家門口的生鮮店買了幾斤羊肉和蔬菜,第二天回來還真陽了。只因為沒戴N95,而是戴的普通外科口罩!

                    那天之所以會跑出去買菜,是因為上午在美團下的單,到快做晚飯了還沒送來——事實上那天美團送上門的時間是晚上八點多了,運力不足啊。單單因為這,讓我這進了“八強”的選手無緣“四強”了!

                    12月24日拍攝的上海虹橋站 圖:新華社

                    這還是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二三線城市呢?鄉村呢?如何應對疫情沖擊?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專家吳尊友表示,目前,專家根據搜集到的疫情信息綜合研判,中國的春運會有大量的人員流動,使得疫情可能會更加復雜,所以各地都在認真做好關于疫情信息的監測、分析、研判,盡最大限度把流行高峰帶來的影響給它削弱。

                    3

                    未來的情況會怎樣變化?反正在2022年元旦的時候,我們誰也沒料到許多城市會封控,且封控不短的時間。2023年呢?在海叔看來,大概率我們能走出疫情最為難熬的時段。何所謂“最為難熬的時段”?個人認為,回看過去三年,大約有三個難熬的時段——

                    第一,武漢封城。這是中央下了很大的決心,且當機立斷。此時,全國上下齊心協力,迅速控制住了疫情。還是那句話,當時中國自身已經將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給悶死了。如果不是海外一些國家沒有控制住疫情,并造成病毒變異、擴散,中國又怎么有機會投入對德爾塔、奧密克戎等等變異株的戰斗?

                    第二,2022年春。這時候,面對奧密克戎,究竟怎樣舉措?其實諸如上海等也在想辦法,有所針對,精準防控,并最終也控制住了疫情。只是這控制的難度確實高。

                    第三,“新十條”之后。也就是最近這段時間。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變化,病毒本身與更多普通人遭遇了。盡管致命性沒有原始毒株、德爾塔高,起碼造成了中招者的種種不適。發高燒,能好受?水泥鼻、刀片喉之類,成了網絡熱詞。確實也造成了一定比例的肺炎和重癥。

                    在度過這一波感染高峰以后呢?誠然,我們感染一次病毒,相當于打了一次疫苗。但這并不是說,“陽康”就能“橫行天下”,面對病毒“誰怕誰”了。二次感染、三次感染甚至四次、五次感染者,在海外并不鮮見。

                    2023年已經來臨。就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來說,諸如內地與香港通關,對國際航班取消往來限制,種種舉措都讓人感覺到,如常的世界即將恢復。但新冠病毒感染畢竟還處于“乙類乙管”疫情仍在的狀態。如何在這一波感染高峰之后,更平穩有序地迎接未來,為2023年注入更多確定性,為最終實現與新冠疫情告別打下基礎?這才是特別值得思考的!

                    美女少妇图片131,男性自慰网站无码全过程05年,亚洲人成人毛片无遮挡,性色av网站入口